本文目录一览:

高一物理练习题,附答案

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21题、22题、23题各10分)2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正以中心O为转轴匀速转动,从圆板中心O的正上方h高处水平抛出一球,此时半径OB恰与球的初速度方向一致。

s~4s,图线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升降机是做匀速运动,根据速度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可求得加速度 。(3)4s~5s,图线是向下倾斜的直线,说明升降机是做匀减速运动,根据速度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可求得加速度 。

这一题不以地面为参考系,而是以汽车为参考系,人的相对初速度为V0,相对加速度为-1m/s^2。当人的速度为零时离车最近,在此前一秒和后一秒的运动分别是从1m/s减速到0,再从0加速到1m/s,所以距离是相等的。设人在t时刻离车最近,则只要在t‘=t-1s时距离车20米就行。

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的拉力F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弹簧的左端栓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1000)除以0.04s 3(1)甲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已物体的初速度为0 (2)甲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已物体先云加速,再匀速,最后再减速 (3)甲乙物体运动方向都不改变 4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间距里越大。

这题我还真会,前几天刚做过 这题的话,用整体隔离,把B当成一个整体,然后在减断的瞬间,弹簧还没来得及变化,所以弹簧弹力还没来得及变化。所以B的加速度是0 因为AC这个整体在有加速度,所以A给C的弹力不再是原来的2mg,所以不能把A或C单独考虑,所以要把AC看成一个整体考虑。

高一物理题目

1、火箭发射卫星的开始阶段是竖直升空,设向上的加速度为a=5米每二次方秒,卫星中用弹簧秤悬挂一质量为9kg的物体。

2、很基础的题目,望采纳t停=10÷2=5ss4=1/2at停-1/2a(t停-4)=1/2x2x5-1/2x2x(5-4)=25-1=24m答 过 4 秒汽车的位移是24m由公式x=vot+二分之一at2得10x4-16=24停车时间是102=5秒,所以四秒时间车还没停下,直接代公式求即可。

3、把两个轮子综合起来考虑:两个轮子的总压力等于木板的重力,两个轮子产生的总摩擦力:f=umg 则加速度:a=umg/m=ug=6m/s^2 当木板加速到等于轮子边缘线速度时,由于没有相对运动,摩擦力消失,木板做匀速运动。v=6m/s 经过一秒速度相等。

4、例二改编的有问题,初速度知道,加速度知道,时间也知道,那位移以及速度肯定知道了,直接套公式就行了。 问题是:题目中给出了 第7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4m 利用这个条件,就完全能够求出加速度,具体可以利用基本的速度,位移。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的试题

以列车为参考系,人向后运动,以地面为参考系,人向前运动;研究星数和翅膀扇动不能看作质点,研究爬行轨迹、飞行路线可以看作质点。希望你能满意。

电磁打点计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因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的瞬间阻碍纸带的运动。2(1)纸带左端于重物相连。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1 问题与练习解答子弹长约几厘米,枪口到靶心的距离大于几十米,两者相差千倍以上。研究子弹从枪口击中靶心的时间一般都可忽略子弹的长度,把子弹看做质点,这样带来的时间误差不到10-4 s。子弹穿过一张薄纸的时间是从子弹头与纸接触算起到子弹尾离开纸的一段时间。

2019高一年级物理月考试题

1、D.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v=vd/2 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 1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l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

2、-2019学年,湖北名校联盟组织了一次针对高三学生的4月月考仿真测试,其内容涵盖了理科综合科目。这次考试不仅有助于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也为备考提供了重要参考。试卷中包含了化学、物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点,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及综合运用能力。

3、分班参考:高一上学期月考及期末成绩作为高一下学期分文理的依据。定向政策:实验班和火箭班均有定向名额,主要看文化课裸分。竞赛学习指南竞赛选择:新高一学生在学科营期间会接触五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可根据兴趣选择一门。

4、我把四个班的学生结合起来,共同组成物理学习总组成员。我和四个班的物理课代表担任物理总组理事会成员,我们制定一个共同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根据月考成绩,把每个班的学生根据上、中、下合理分组,以6—7名学生为一学习小组,小组设组长一名,然后、按组进行编号,更有利于学习的共同进步。

5、新高考改革的第一批新生即将迎来入学的第一次月考,这次考试既是学生们是否能适应高中学习生活的一个考验,也将同时衡量学生自身的各科学习水平以便尽快选择合适自己的科目。6个科目(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选择3门进行考试,一共会出现20种不同的选择方式。

高一物理经典试题

1、一滑块(可视为质点),通过长度不计的细绳拴在小车上,小车上表面光滑。小车由静止开始向右匀加速运动,经过2s,细绳断裂。细绳断裂后,小车的加速度不变,又经过一段时间,滑块从小车左端掉下,在这段时间内,已知滑块相对小车前3s内滑行了5m,后3s内滑行了5m。

2、“连结两球的细绳刚好被拉直”的含义就是两个小球的距离(位移之差)正好等于绳长8m。

3、如何求这种已知1秒时间行驶多少路程,计算加速度的题?汽车启动后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5s内行驶了9m,则它第7s末的速度是14m/s;它在头5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